学名Accipiter gentilis英文名northern goshawk鹰科Accipitridae 苍鹰为中型猛禽,体长47—60厘米,体重650—1100克。虹膜金黄色,嘴黑色,嘴基呈铅蓝灰色,蜡膜为黄绿色,脚和趾为黄色或黄绿色,跗跖的前面被有大形的盾状鳞片,爪为黑褐色。上体深苍灰色,后颈杂有白色细纹,下体为污白色,颏部、喉部和前颈具有黑褐色的细纵纹,胸部、腹部满布暗灰褐色的纤细横斑,尾羽略长,呈方形,有4条黑色的横带,眉纹灰白色。尾下覆羽为白色。飞行时两翼宽阔而较长,翼下白色而密布黑褐色横带。翱翔时通常呈直线飞行。两翅平伸,或微伸向上,有时也缓慢煽动两翅,进行鼓翼飞行。 苍鹰繁殖于北美洲大陆和欧亚大陆,往南到非洲北部、伊朗和印度的西南部,越冬在印度、缅甸、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我国全国各地皆有分布。苍鹰全世界共有10个亚种,我国分布有5亚种新疆亚种极为罕见,仅越冬或迁徙于我国新疆天山。普通亚种分布较广,但不常见,在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宁夏, 新疆为夏候鸟, 部分为留鸟, 辽宁, 北京, 河北, 山西, 上海, 四川, 广西, 云南为旅鸟, 浙江, 广西, 贵州, 云
学名:Accipiter gentilis 苍鹰繁殖于北美洲大陆和欧亚大陆,往南到非洲北部、伊朗和印度的西南部,越冬在印度、缅甸、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我国全国各地皆有分布。苍鹰全世界共有10个亚种,我国分布有5亚种:新疆亚种极为罕见,仅越冬或迁徙于我国新疆天山。普通亚种分布较广,但不常见,在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宁夏, 新疆为夏候鸟, 部分为留鸟, 辽宁, 北京, 河北, 山西, 上海, 四川, 广西, 云南为旅鸟, 浙江, 广西, 贵州, 云南, 甘肃为冬候鸟。西藏亚种罕见,繁殖于甘肃西南部和中部、四川北部和西北部、云南以及西藏东北部,越冬于云南南部。黑龙江亚种越冬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极为罕见。台湾亚种仅分布于台湾, 极罕见, 为冬候鸟或迷鸟。 苍鹰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计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地卅,也见于山施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小块林内,是森林中肉食性猛禽。视觉敏锐,善于飞翔。白天活动。性甚机警,亦善隐藏。通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洪亮。在空中翱翔时两翅水平伸直,或稍稍向上抬起,偶尔亦伴随着两翅的煽动,但除迁徙期间外,很少在空中翱翔,多隐蔽在森林中树枝间窥视猎物,飞行快而灵活,能利用短圆的翅膀和长的尾羽来调节速度和改变方向、在林中或上或下,或高或低穿行于树丛问,并能加还飞行速度在树林中追捕猎物,有时也在林缘开阔地上空飞行或沿直线滑翔,窥视地面动物活动,一旦发现森林中的鼠类、野兔、雉类、榛鸡、鸠鸽类和其他中小形鸟类的猎物,则迅速俯冲,呈直线追击,用利爪抓捕猎获物。它的体重虽然比 等中型猛禽要轻五分之一左右,但速度要快3倍以上,伸出爪子打击猎物时的速度为每秒钟22.5米,所以捕食的特点是猛、准、狠、快,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凡是力所能及的动物,都要猛扑上去,用一只脚上的利爪刺穿其胸膛,再用另一只脚上的利爪将其腹部剖开,先吃掉鲜嫩的心、肝、肺等内脏部分,再将鲜血淋漓的尸体带回栖息的树上撕裂后啄食。 苍鹰在我国主要为夏候鸟和冬候鸟,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大多为过路鸟,迁徙时间春季在3—4月,秋季在10—11月。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森林中的高大乔木上,尤以松树、杨树和柞树较为常见。有时也侵占其他猛禽的旧巢,巢距地面多在4—15米处,巢的形状多为皿状,主要用松树枝和其它枯枝构成。每窝产卵2—4枚,多为2枚,卵为椭圆形,颜色为青色,具淡赤色或青灰色斑。主要由雌鸟孵卵,孵化期为37天左右。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全身布满白色绒毛,眼睛睁开,由亲鸟共同抚育,大约经过45天左右即可飞翔和离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