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大苇莺

别名苇串儿、芦稿鸟、剖苇。属雀形目,莺(亚)科。繁殖于我国东部、西部至鄂尔多斯、新疆东部及长江中游;迁徙时见于广东、云南、台湾等地。    大苇莺体长约18厘米。上体橄棕褐色,眉纹淡黄色,下体呈沾黄的白色,胸部具有少数不明显的灰褐色纵纹。幼羽色似成鸟,但上体较黄。翼羽除初级飞羽外,均具黄褐色边缘,颏和喉为沾黄的白色。    常栖匿于河边或湖畔的苇丛间,有时也飞至附近的树上。在繁殖时期,常高踞巢附近的芦苇顶端及树枝上,高声鸣叫。鸣声富于音韵,颇为动听。性十分机警,常突然飞向更动地方。    大苇莺吃蚁类、豆娘、甲虫、水生昆虫以及蜘蛛、蜗中等,也吃水生植物种子。    巢营于稠密的芦苇丛中,距地面或水面约1米。巢呈深杯形,连结在3—4棵苇草上,以干燥的枯草、枯穗、草根等构成。卵每产3—6枚,通常4枚,呈蓝绿色,而杂以浓淡不等的污褐色乃至紫褐色斑点。    1、鸟的选择 野生成年大苇莺较难适应人工环境和饲料,成活率较低,即使有活下来也很少鸣叫,因而一般捕获当年幼鸟饲养。    2、笼的特点 大苇鸳为中型食虫笼鸟,点额笼饲养较好,也可用画眉笼。    3、饲料和喂法 大苇莺是典型食虫鸟,而且主


别名:苇串儿、芦稿鸟、剖苇。属雀形目,莺(亚)科。繁殖于我国东部、西部至鄂尔多斯、新疆东部及长江中游;迁徙时见于广东、云南、台湾等地。   

大苇莺体长约18厘米。上体橄棕褐色,眉纹淡黄色,下体呈沾黄的白色,胸部具有少数不明显的灰褐色纵纹。幼羽色似成鸟,但上体较黄。翼羽除初级飞羽外,均具黄褐色边缘,颏和喉为沾黄的白色。   

常栖匿于河边或湖畔的苇丛间,有时也飞至附近的树上。在繁殖时期,常高踞巢附近的芦苇顶端及树枝上,高声鸣叫。鸣声富于音韵,颇为动听。性十分机警,常突然飞向更动地方。   

大苇莺吃蚁类、豆娘、甲虫、水生昆虫以及蜘蛛、蜗中等,也吃水生植物种子。   

巢营于稠密的芦苇丛中,距地面或水面约1米。巢呈深杯形,连结在3—4棵苇草上,以干燥的枯草、枯穗、草根等构成。卵每产3—6枚,通常4枚,呈蓝绿色,而杂以浓淡不等的污褐色乃至紫褐色斑点。   

1、鸟的选择 野生成年大苇莺较难适应人工环境和饲料,成活率较低,即使有活下来也很少鸣叫,因而一般捕获当年幼鸟饲养。   

2、笼的特点 大苇鸳为中型食虫笼鸟,点额笼饲养较好,也可用画眉笼。   

3、饲料和喂法 大苇莺是典型食虫鸟,而且主食细小昆虫,因而对人工饲料要求较高。通常喂的粉料要比点颏的粉料细,更富营养和易于消化。配比为绿豆面、黄豆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按4:2:3:1的比例。昆虫宜为较嫩的幼虫及蛹,如刚脱皮的黄粉幼虫及蛹、玉米螟幼虫、皮虫之类。粉料为常备饲料,每天喂一食抹细肉沫、昆虫幼虫拌粉料。   

4、管理和调教 新掳获的大苇莺幼鸟须“捆膀”后放到有笼罩的黑暗笼中,用较稀的软料和活的昆虫幼虫诱食。待鸟认食后再逐渐增加软料的浓度,至能吃干粉料才算真的成活。在可能条件下尽量让鸟水浴,浴后立即把水盘取出,笼垫经常更换,保持清洁,以防腐蚀鸟足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