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患猫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等循环血液中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病原与流行病学]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在核内增殖,可在猫肾、肺原代细胞只良好生长,且产生细胞病变及伴有核内包涵体。病毒对外界因素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能耐56℃、30分钟的加热处理,对pH值3-9具有一定的耐受力。有机物内的病毒,在事温下能存活1年。对70%酒精、有机碘化物、酚制剂和季胺溶液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 [症 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9天,通常在4-5天。临床上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最急性型: 病猫在无明显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往往误认为是中毒。 急性型: 病猫的病程进展迅速,在精神沉郁后24小时内发生昏迷或死亡。急性型病例的死亡率为25%-90%。 亚急性型: 病程一般在7天左右。第一次发热时体温40℃左右,随后体温降至常温,2-3后体温再次升高,呈双相热型。病猫精神不振,被毛粗乱,厌食,呕吐,出血性肠炎和脱水症状明显,眼,鼻流出脓性分泌物。妊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患猫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等循环血液中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病原与流行病学]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在核内增殖,可在猫肾、肺原代细胞只良好生长,且产生细胞病变及伴有核内包涵体。病毒对外界因素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能耐56℃、30分钟的加热处理,对pH值3-9具有一定的耐受力。有机物内的病毒,在事温下能存活1年。对70%酒精、有机碘化物、酚制剂和季胺溶液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

    [症 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9天,通常在4-5天。临床上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最急性型: 病猫在无明显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往往误认为是中毒。
 
    急性型: 病猫的病程进展迅速,在精神沉郁后24小时内发生昏迷或死亡。急性型病例的死亡率为25%-90%。
 
    亚急性型: 病程一般在7天左右。第一次发热时体温40℃左右,随后体温降至常温,2-3后体温再次升高,呈双相热型。病猫精神不振,被毛粗乱,厌食,呕吐,出血性肠炎和脱水症状明显,眼,鼻流出脓性分泌物。妊娠母猫感染猫瘟热后可造成流产和死胎。由于猫瘟热对处于分裂旺盛期细胞具有亲和性,可严重侵害胎猫脑组织。因此,所生胎儿可能的小脑发育不全。

    [病理变化]
    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表现为胃肠道空虚,整个胃肠道的黏膜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水肿及钎维素性渗出物覆盖,其中空肠和回肠的病变尤为突出,肠壁严重充血、出血及水肿,致肠壁增厚似乳胶管样,肠腔内有灰红或黄绿色的钎维素性坏死性假膜或钎维素条索。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湿润,呈红、灰、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或程一致的鲜红或暗红色;肝脏肿大,呈红褐色;胆囊充盈,胆汁粘稠;脾脏出血;肺脏充血、出血和水肿;长骨骨髓变成液状,完全失去正常硬度。

    [诊 断]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特征非常明显,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双相热型、骨髓多脂状、胶冻样及小肠黏膜上皮内的病毒包涵体等病理变化及血液白细胞大量减少即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病毒的细胞培养和病毒分离。

    [治 疗]
    最主要的治疗措施的补液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有利于病猫的康复。
    在治疗中大量使用高免血清或隔天给病猫输全血1次,每次每千克体重10-20毫升可明显提高疗效。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也可降低病猫的死亡率。

    [预 防]
    定期接种可有效预防本病。常用的疫苗有甲醛灭活的同种组织苗、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灭活苗、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弱毒苗。但应注意,弱毒疫苗不能用于孕猫,也不能用于小于4周龄的仔猫,因为这可能导致脑性共济失调。

   目前认为最合理的免疫程序是:

   弱毒苗:在接种后3-5天即可产生较好的免疫力;第一次注射在9-10周龄进行,2-6周后作第二次免疫,肌肉注射或滴鼻均可,但对妊娠猫和4周龄内的猫不适用。

   灭活苗:在断奶后进行第一次注射,间隔3-4周后作第二次接种,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成年猫的免疫程序也是间隔3-4周免疫接种两次。

 

相关文章